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看似乎简单滑稽的言语,蕴藏的却是实打实的真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随着人民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和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日渐提高,教育乃至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越发得到了所有父母的重视,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起的各类培训班便是最好的证明。但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并非局限于培训班里知识技能的获取,更多的是得益于父母发于情止于礼的谆谆教诲,得益于父母潜移默化、举手投足的悄然引导,得益于父母数年如一日的言传身教。
从整个历史发展的维度来看,我国的家庭教育是进步的。但由于当代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家庭教育的发展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例如“熊孩子”一词近年来屡屡被人提及,成为了网络上的高频词汇。熊孩子原本是形容调皮、岁数小不懂事,后逐渐衍生成为没有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而关于熊孩子的种种“恶行”也一度令人发指。更为可气的是,熊孩子的背后还有“熊家长”的支持。熊家长非但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在自己孩子做错事情后反而对他人横竖指责,久而久之毁了孩子的一生。伟大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也认为,“父母是最好的教育者”,并且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那些家长有着良好素质的家庭,孩子往往有着较高的素养,反之亦然。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受益一生的基石,是同学校教育相得益彰的教育模式,是全体社会都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人生的第一课”包罗万千,涵盖甚广。首先,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央视曾经做过一次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广告里的小孩子看见自己妈妈给婆婆洗脚,深受启发,于是摇摇晃晃端了一盆水,也开始给自己的妈妈洗脚。这一广告曾经温暖了无数人,内容简单朴实,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父母只有自己先做好了才能有资格去要求孩子。其次,要以道德培养为核心,让孩子懂得感恩。结合当今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让孩子做什么样的人,如何做人很关键。习近平同志在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也指出了“要把立德树人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不能使孩子成为仅仅会学习知识而缺乏道德、情感淡漠的冷血动物,换句话说,就是不一定要非常优秀,但务必是个好人,避免成为他人眼中的“熊孩子”。最后,还需要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形成合力,打造新时代的良好家庭风尚,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以“大家”浸润“小家”,团结协作,共同讲好孩子人生的第一课。